關于城市區縣停車難!難在哪里?怎么解決?
為全面了解重慶車輛停放實情,準確掌握“停車難”實質根源,切實推動縣城區“停車難”問題的解決, 同時也為了緩解“停車難”問題,方便廣大人民群眾,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。7月下旬,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心城區停車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》!秾嵤┮庖姟诽岢鲆l揮價格杠桿作用,合理引導車輛停放,綜合區域位置、服務條件、停放時段、供求關系等因素,實行差異化停車收費,提高占道停車成本促進泊位周轉利用。
造成停車難原因,常規來說有三點,1、車位供需失衡,隨著城區居民購車的需求,停車泊位的缺口進一步擴大,供需的嚴重失衡,是造成“停車難”的首要因素。2、停車管理制度滯后,主要體現在對全縣城區公共停車場、專用停車場、道路臨時停車泊位缺少科學的、系統的、統一的管理制度,比如有的公共停車場沒有按照規定投入使用或改作他用;機關事業單位專用停車場沒有向社會開放,影響了資源的共享發揮,道路臨時停車泊位被長期占用或被店鋪霸占改作他用等。3、停車場投資建設未能多元化,從城市發展綜合因素考慮,就停車場的建設應當多元化,鼓勵民間資本多加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。
目前,市發改委已于9月29日正式公布路內停車收費價格調整方案,征求社會意見建議,適時推出施行。
按照征求意見稿,機動車路內停放時間不足15分鐘的免收停放服務費,超出15分鐘的從始停時間起計費;收費以半小時為計費單位,不足一個計費單位的按一個計費單位計費。不得采取包月、包年等其它方式收費。
新能源汽車在市政道路的路內停車位停放的,每日8時至20時首次停車2小時內免費,超過2小時減半收費;軍車,執行緊急任務時的制式警車、消防車、救護車、工程搶險搶修救災車輛免收或減收路內停放服務費。
加大公共停車設施用地、資金、政策支持保障力度,結合城市更新,積極推動停車樓、地下停車庫、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建設。研究利用城市綠地地下空間、橋下空間、“坡坎崖”地形高差建設公共停車設施。撤除不規范的路內停車泊位,提高停車泊位周轉率。